close
逛唱片行,依然是很多人的畢生娛樂

 

根據Billboard 統計,去年是連續13 年黑膠銷售成長。從來沒人會相信這次的氣勢會拉這麼長,甚至連卡帶的銷售與卡帶的二手市場都被帶起來了。這肯定是一種對數位串流下載潮流所帶起來的一種反向潮。回到實體唱片中,2018 年黑膠占實體銷售 (包括CD, 卡帶) 的約20% ,去年的數字是14%, . 在20年前,1998 年的前後五年,這個數字還低於1%。

 

不過專輯銷售 (包括全部的銷售形式,CD, 黑膠,數位檔等等 ) 則是下滑了17%,顯示了音樂串流服務 (月費制的服務,如Spotify, Amazon Music, 台灣的KKBox) 的興起,漸漸的打破了「專輯」這種形式的銷售。

以下是2018 全美最暢銷的十張黑膠專輯:

TOP 10 SELLING VINYL ALBUMS OF 2018 IN U.S.  
Rank Artist, Title Sales
1 Soundtrack,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Awesome Mix Vol. 1 84,000
2 Michael Jackson, Thriller 84,000
3 Fleetwood Mac, Rumours 77,000
4 The Beatles, Abbey Road 76,000
5 Prince and The Revolution, Purple Rain(Soundtrack) 71,000
6 Pink Floyd,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67,000
7 Bob Marley and The Wailers, Legend: The Best Of… 61,000
8 Queen, Greatest Hits 60,000
9 Amy Winehouse, Back to Black 59,000
10 Panic! at the Disco, Pray for the Wicked 59,000

 

資料取自Nielson Music.

一切與去年的十張差不多,依然是以懷舊風與電影原聲帶為大宗。分類來看的話:第二、三、四、六、七、八、都是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的樂團。第九名英年早逝的Amy Winehouse 算是千禧世代的人物,不過重新發行她的Back to Black 也可以說是紀念性質多過新專輯的意義 。而第一名的星際異攻隊,雖然是原聲帶,但是其中的曲目依然是大量使用1980 年代的歌曲,所以也是可以歸在懷舊風。第五名「紫雨」則是Prince 1980 年代的電影原聲帶,又是懷舊風。在十幾年前黑膠的黑暗期,支持著黑膠產業的所謂另類搖滾,獨立製作風格的專輯,已被這些天團、原聲帶擠出去,只有第十名的Panic! at the Disco 還算是很不容易的,2018 年的全新專輯、黑膠版,還可以擠進前十名。

 

所以,一切與去年差不多,而且更加的懷舊。事實上,以現在全球黑膠產能短缺的狀況尚未緩解的狀態之下,黑膠生產的大單都被這些大公司的名牌專輯吃下來,會讓那些原本是獨立製作、小量發行的另類黑膠市場更難生存!懷舊風的唱片 (Deep Catalog) 發行,也讓人擔憂黑膠市場的未來性。到底有多少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投入這個世界中呢?

 

 

其他值得一提的是,銷售旺季集中在美國的shopping season, 也就是十一月,十二月。這跟台灣的過年銷售季差不多。令我驚奇的是,60% 的唱片是在唱片行裡賣出的,40% 是在線上購物網站上賣出。這與我在台灣的感覺不同。首先,台灣的實體唱片行,唉~~ 還剩幾間?我相信台灣的唱片,實體唱片行:  網購 應該是一比九才對。但是實體唱片行的確是應該提供一些網購沒有的社交活動才有生存下去的意義。比方說國外行之有年的Record Store Day,就是一種很好的行銷。其他,在店裡舉辦小型演唱演奏會也很好。不定期的主題銷售,這些社交活動常常的舉辦,客人才會願意出門買唱片。

 

 

 

喝茶、喝咖啡越是方便,就越有人在意品茗、茶道和手沖咖啡。所以手寫一張卡帶的歌曲內容,看玩家播放黑膠唱片,都是一種神奇的,沒有音樂的音樂體驗。

 

文字版權:雪莉的音樂與生活

圖片來源:Vinyl Factory

資料來源:https://www.billboard.com/articles/columns/chart-beat/8493256/vinyl-album-sales-growth-2018-beatles-david-bowie-pink-floy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莉收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